FB LINE

達文西曠世鉅作

文藝復興盛期--Last Supper 最後的晚餐》

大約從1495開始,達芬奇致力於《最後的晚餐》的製作。這件達芬奇最具代表性和開創性的成熟完美的作品,位於米蘭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中修士用膳的食堂內 。畫面長八米八零,高四米六零。雖然完成不久之後畫面就開始剝落,以致後人一直無法看清真貌,即便如此,其構思的精妙、形式的完美、人物肢體語言的生動所表現出戲劇性的張力和人內心狀態,都令後人難以望其項背。
 
主題
《最後的晚餐》在中世紀繪畫中原是屬於《耶穌受難》題材中的一個片斷,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才成為獨立的繪畫主題。
在不同版本的福音書中,對《最後的晚餐》的描述不外幾個重點﹕一是耶穌宣告自己將被在場的門徒之一出賣,眾門徒震驚,紛紛詢問是否自己;二是,耶穌手指著(分配)麵包和酒進行了聖餐儀式;三是耶穌正在宣告將被出賣時,猶大和耶穌的手正同時沾在盤中(路加福音說放在桌上),此為揭露其叛徒身份的一個信號。
達芬奇將上述情節結合綜合呈現在一個畫面中,各個單一事件同時相互交錯。然而達芬奇最想強調的還是故事中戲劇性的一刻,也就是當耶穌向門徒宣佈﹕『你們當中有一人要出賣我』的當下,十二門徒的各自不同反應。
 
構圖

卡斯塔尼奧1450年繪製的《最後的晚餐》
達芬奇沒有像過去畫家那樣,把猶大孤立在眾人和餐桌的對面,也沒有用光環來區別聖徒與叛徒,而是將所有的人安排在餐桌的一邊面對觀眾,這樣便於展示每個人物的動作和神態;同時也反映了現實世界的《迷》:常人從表像是看不出聖賢與惡徒的差異的。
 
 

位於聖母感恩修道院膳堂中的《最後的晚餐》實景,耶穌下方部分被16世紀的修士開了一個門,造成破壞。
 
為了達到寫實效果,達芬奇經過精密的計算,使畫面的透視正好結合了食堂的結構 ,同時使畫面光源和食堂的採光一致,這樣看來就像食堂延伸出去的另一個空間一樣。
畫面採用了左右對稱的一點透視,視點(消失點)落在中央耶穌的頭部,十二個門徒分列兩側,形成穩重而賓主分明的架構。反應激烈的門徒們雖然動作互異,但是在達芬奇巧妙的安排下,每三人成一群組,群組之間又以肢體動作互相連結、牽引,形成連續中疏密變化、錯落有致的視覺韻律感。中央的耶穌看似孤立,但眾門徒或手勢指向耶穌,或眼神投向耶穌,形成一種向中心集中的力量,保證了畫面的統一性和緊湊的整體感,這正是美學《多樣的統一》的最佳典範。遠觀整體,畫面平穩莊嚴又富於變化;近賞局部,則人物神態和靜物都栩栩如生、歷歷在目。
 

《最後的晚餐》,1498,聖母感恩修道院,米蘭
 
達芬奇的工作態度
達芬奇創作時的研究精神和追求完美的態度眾所周知。為了重現《最後的晚餐》當時的場景,達芬奇對耶穌時代的生活習慣、餐具進行考證,請教了宗教中的相關學者。創作時,達芬奇更是全心全意的投入,這一點在他同時代的義大利作家馬提奧.班傑洛的回憶錄上,有如下生動的描述﹕《達芬奇習慣於一大早就爬上鷹架,從太陽升起到夜幕低垂,畫筆從未離手,甚至到廢寢忘食的地步。有時他三四天不動一筆,面對壁畫凝神發呆,一站一、兩個小時,對畫出的形象審視思考良久。有時候中午時分,烈日當空,我也曾看到他從議會大廈跑出來,直奔修道院,爬上鷹架,為的只是給某個部位添加上一兩筆。》這說明了達芬奇當時即使身在他處,心中還一直在惦記著創作。
 
技法
追求完美的達芬奇有一再的修改畫的習慣。而傳統的濕壁畫(義大利Fresco,法Fresque)是直接畫在未乾的泥灰上,必須每天按一定的面積份量快速的畫,但是一旦完成後就很難改動。這對達芬奇來說很不方便,於是在創作《最後的晚餐》時,他就想改良壁畫的配方和技術,使得壁畫在完成後還能修改。他採用新的溶劑調和方法,用油彩和蛋彩混合在上了兩次底層的乾灰泥牆面畫,如同一般木板畫一樣的處理法。可惜這種方法用在壁畫就不管用,反而成了後來壁畫很快剝落的主要原因。
可能牆面受潮的緣故,《最後的晚餐》從1500年就開始損壞了,二十年後壁畫開始剝落, 此後世世代代都在為修復這偉大而脆弱的藝術瑰寶而傷透腦筋。1977曾以新技術翻修部分。1980年,為了進一步保護古跡,專家用新技術大面積的清除長年由於空氣污染造成的塵垢。這次爭議的修復法除去了所有後人在破損部分添加的顏料,據稱只留下達芬奇本人最初的筆跡。
 

後人臨摹的《最後晚餐》之一
 
《最後的晚餐》無疑是繪畫史上最有名、最重要的名作之一,作品面世後立刻博得世人一致的讚譽,達芬奇再次名滿天下。這件作品以完美的結構、精闢的人性刻畫和生動的戲劇效果,成為後輩競相學習和模仿的範本,從摹本的普遍程度就可以知道其影響力之大。法軍攻佔米蘭時,法王路易十二甚至想盡辦法要將整面牆壁完整帶回法國,結果因為難度太高而作罷。
1943年二次大戰期間,食堂曾經遭到轟炸倒塌,卻唯獨這面繪製了《最後的晚餐》的牆壁幸運地在沙包和防護簾幕的保護下留存了下來。當然世間沒有偶然的事情,就如同許多上古文明的完美藝術古蹟一樣,上天似乎有意地保留了這些珍貴的藝術遺產,好讓後世在變異的現代藝術中有所參照,走回神傳藝術的正統之路。
 
註 . 資料彙整自維基等網路文章,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。

您的旅遊大事格蘭慎重其事 
另類之旅 盡在格蘭 
生活彩頁 亮麗您心 真情格蘭 體貼您心

格蘭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

GRANDEE EXPRESS CORP.

甲種旅行業

交觀甲 第7555號 │ 品保北 2032

代表人 應福民 / Joseph Ying

聯絡格蘭

Copyright  © 2018 Grandee Express Corp.